A&M画材讲堂
第二十四期
编者按:
城市所表现的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标,它是人类生存的痕迹,铭刻时光,是大生命的缩影。本期,让我们随着北京国际画材中心特邀专栏作家张知微一起,探访那群偏执的铅笔画家和他们笔下未完成的城市。
【名称】 城市
【年代】 2012年4月- (未完成)
【艺术家】 许良,原晓光,张汉普
【物理尺寸】 1.07米×4.5米
【材质】 纸面铅笔
画家说:
一个城市给予人的情感,绝不来源于他的伟大地标。去掉那些逐个的东西,剩下的,是一个中国当代城市的索引。这张将城市几乎是平均的铺在画纸上的画,是一个城市,还是一群城市,90年代,2000年,或者现在?不同于俗套的描绘水泥丛林的作品,这么一张纯黑白的冰冷的画面是不是又在别的地方给了观众其他的情感?
作者说:
其实看到这张画之前,我已经见到了画的数码文件和局部。老实说,这样巨大的尺寸,只选择铅笔并不是最有效率的选择,让我觉得近于偏执。于是我决定去看这张画。画家告诉我,这张画是2012年开始画的,至今仍然没有完成,没有发表,也没有出现在任何的展厅中,我随即就问他们,可不可以让我来发表。
看这张画的过程也是非常不一样的,没画廊红毯开幕和花瓶女伴,我一个人背着相机去了中央美院研究生的画室。原画的三个作者都来了,学校对门的面馆,外卖咖啡。画家们问我看的角度,没做太多的解释,我说如果以业内的眼光去看就难以避免偏见,任何作品最初欣赏的时候都应该以一个观众的角度去看才能将偏见最小化。作为材料评论人,我先问了画材,整张画只用了铅笔。桌子上有几盒散装,盒装的辉柏嘉9000,不同灰度的,从6h到8b都有。我相信和大部分人一样,我看到真实的作品后半分钟内,就把脸扎进画面的细节里一点一点,恨不得帖到画上去。
初看这张画,我并没看出这张画是哪里,全国每个一线,二线,城市,应该都有一个能看到这样一片一篇灰色的楼的窗户。谈不上新旧,说不上设计,就是一个房型的简易的粗劣的楼,应付着普通房市的需求。从70年代到现在,这样的楼也不知道铺了多少年,仍然在拆了盖,盖了拆,一个没在中国待过年头的人没办法理解,这不是新气象,也不是老现象。整张画的的既定印象是宽泛的,没有一个特别抓人的中心点,没有超大反差的部分有事件发生,而是图案式的把画面里的事细心的一点点说出来。
于是我帖上去看细节,从窗户到树,车,行人,从近到远的看过去。作为爱画房子的人,我知道一栋多窗户的楼,想画写实准确,是费时费力的,而在这些细节上画家缺着力的刻画出了真实感和人情味。甚至在这么严谨写实的画面里,这些能接触到细节有不少用笔上的表现画法。这是画面的大印象和感觉完全相反,不统一的。盗梦空间里柯伯说,绝不要选一正块的城市来造梦,而是只用生活中生动鲜活的细节来迷惑自己的感知让自己觉得真实,至于整个城市,要自己去建筑。我不知道是不是画家们看了这部电影或者受了影响,但是我自己做了很重的联系。
我在中国北方生活才三年,三年足够让我体会到人和城市间的关系。和这张画是吻合的,我自己的创作里,我总会用城市里极小,极细的一个小点完成整张作品,把城市切成区,区切成建筑,甚至建筑再切成分开的店铺,房间,餐厅,他们的装潢摆设,再把这些细节和这个独立的小地方的人文还有个人的情感联系到一起。但是整个城市,给我的就是这么一片灰濛濛的,没有人文特征的,甚至没有人情味的感觉,我和城市之间,也只不过是这种不远不近的关系。
我请画家们在真实的创作环境和作品合影,屋顶的天窗能保证任何角度的光线都让光漫射进屋子的创作区,于是我选择不用闪光灯破坏现场的光线,这是一个真实的,不浮夸不带媒体美化的,中国画家的画室。最后画家们也邀请我一起在他们和作品的故事里合影,我也第一次用了相机上的自拍功能。